close
時代太浮躁我們就安靜些吧
廈門網 2012-11-18 00:00《彼岸1945》


  年紀越大,居然越愛讀歷史。越讀歷史,越覺得早先讀的某些歷史未必就是真的歷史。其實最精彩的歷史,決不是當年為了應付高考而死記硬背的那些年份數字,在我看來,給某段歷史狠狠砍下去一刀,那血淋淋的橫截面,說不定才是最真實最有看頭的。
《彼岸1945》的性格,像極了它的主演周渝民,說話慢吞吞的,神態不慌不忙的,但是,實在太、帥、了!以前,我們只知道1945年,日本人投降了,全國人民舉國歡慶了,鬼子在一夜之間全滾回老家去了。現在我們才知道,在那段時代的橫截面中,有被日本人拉去當鬼子兵的台灣人的流離失所,有浴血抗戰八年卻因為政治傾軋被誣為漢奸的軍人,還有無辜被戰爭裹挾而掙扎在社會洪流下的日本女性,他們在時代放大鏡下所顯現的累累傷痕,更加接近歷史最本真的形態——勝利者可以彈冠相慶,失敗者亦能在絞刑架上尋找歸宿,而那些看來微不足道的生靈和角色,他們還能找回自己心中那個“家”麼?
在中國的電視劇越來越成熟的今天,出現這樣的作品,對於觀者是個福祉,它至少會讓我們在廣告時間中,稍稍地思考那麼一下人生,或者動一動進圖書館翻翻某本歷史書的心;對於創作者也同樣會是一種利好,從良好的收視率中獲益,真正的投資者和創作者,會把優勢資源投入更厚重的題材,而不只是那些媳婦女婿丈母娘和公公婆婆們。在浮躁的時代裡,讓我們安靜些。
  □燕微風
http://www.xmnn.cn/dzbk/xmwb/20121118/201211/t20121118_2779491.htm
===========================================
用來反戰的戰爭劇
 信息時報>>2012年11月18日>>B2版
大洋新聞時間: 2012-11-18 來源: 信息時報

慢三

這幾年戰爭劇特別多,相比較而言,《彼岸1945》算是拍出了不同。劇中有抗日戰爭,卻不是一部“抗日劇”;有國共諜戰,也不是一部“諜戰劇”。從內容上看,它其實是一部反戰劇,著重點在反思,而不是民族情緒宣洩和政治宣傳需要,光這點就已經非常難得。

故事是以一個名為蘇英台的軍醫對戰爭的所見所聞所思作為核心內容的,而他的戲劇動作就是回家(本劇原名就叫《回家》)。他醫科大學畢業,應召入伍當上軍醫,本想治病救人,卻一次次地目睹活生生的人在自己的面前死去,鮮血濺了一臉,而自己的大哥更是為了救自己身負重傷下落不明,於是對戰爭的絕望、對人性的失望、對自我的責備構成了他情感上的變化。與此同時,他時常陷入生死攸關的困境,使得他無論從外部還是內部都總是處在一種緊迫和焦躁的氛圍中,再加上蔣雯和雪子兩個女人的情感糾葛,最終樹立起了這麼一個複雜而豐富的人物。讓我感到吃驚的是,長期作為偶像明星的周渝民這次的表演相當驚人,雖然他的表情還是有點木訥和僵硬,但配合上蘇英台這個人物的定位,恰恰收到了奇效。或者這麼說吧,不是周渝民成功塑造了蘇英台,而是蘇英台穩穩地貼合了周渝民——本劇的嚴肅性幫了他的大忙。

說到嚴肅性,作為一部戰爭劇,個人覺得最起碼得做到沉穩和深刻。沉穩具體表現在講述方式的沉著和故事走向的平穩。本劇基本上是順著邏輯線走的,除了偶爾的戰區與和平區的來回切換,沒有太多情節跳躍和倒敘插敘出現,哪怕是為了好看​​,懸念的疊加以及峰迴路轉都只是細節上的增設,並不突兀。至於深刻,劇中還表現了日治時期的台灣風貌以及彼時彼處人們的情感期待和精神分析。以雪子這個角色為例,她本身是個台灣人,被日本人收為養女,日本戰敗前還能坦然自若,一旦台灣光復,日本軍民撤離台灣,而她作為如此尷尬身份的人物何去何從,的的​​確確是一個值得探討和深究的問題。另外,國民黨軍官蔣景星的命運走向,也會是個很有說頭的故事。

當然,拋開這些所謂“中心思想”不談,這同樣是一部可看性極強的電視劇。不僅劇情跌宕起伏、懸念不斷,光是那段俊男美女的三角戀愛也編得挺有意思。換句話說,本劇既滿足了仔仔的廣大粉絲們犯犯花痴,也迎合了評論家們所提倡的“深度”,可謂面面俱到。唯一讓人覺得遺憾的是,楊貴媚多年以後再演“媽媽”,從外形上不仔細看還以為是“雪姨”現身呢,於是乎,我們只能感嘆時光啊時光。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2-11/18/content_2018026.htm
==============================================
回家難難於上青天
2012/11/20 00:00:00 來源:YNET.com 北青網

■評家:心中的湖

■電視劇:《彼岸1945》

■導演:夢繼

■主演:周渝民

■首播日期:2012年11月8日浙江衛視

■推薦指數:★★★★☆

■鏈接:電視劇:《向著炮火前進》

■點評:一個戰爭“炮灰”,從老照片中走下來,如泣如訴地講自己在亂世風雲中,被命運玩弄的無奈。

《彼岸1945》和偶像扛鼎的抗戰劇《向著炮火前進》正相反,它是一部另類抗戰劇。這部劇以一個被迫給日本鬼子當軍醫的台灣醫生在8·15光復後的回家為線索,滴血帶淚地盤點了戰爭帶給人們的災難與創傷。當下抗戰劇此起彼伏,但從個人命運的角度,如此深刻地揭示8·15前後這段歷史的僅此一部。其實,它更像是在靜聽小人物的傾訴,一個戰爭“炮灰”,從老照片中走下來,如泣如訴地講自己在亂世風雲中,被命運玩弄的無奈。這種強烈的心理呼應,給觀眾帶來了很深的震撼。

這部劇分內地和台灣兩條線,鏡頭閃回,交織出1945之後的滿目瘡痍。台灣醫生蘇台英被日本軍隊抓兵當了軍醫,不但恪守職業道德,從來不沾鮮血,還救了國民黨高級將領蔣景星。他沒什麼奢望,就是想回家。好容易盼著戰爭結束了,可他的回家之路卻遙遙無期,因為日本戰敗,他這個假鬼子成了真鬼子,被人追得如喪家之犬。蔣景星知恩圖報,讓他一次次地化險為夷。但由於他的牽連,這位屢立戰功的鋼鐵將軍,險些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蘇醫生好不容易在蔣師長的幫助下回家了,可費盡千辛萬苦回到的家,早已今非昔比。為看望遠在上海的弟弟,蘇醫生離家之後,和懷孕的妻子在碼頭失散,這一去竟成永訣,兩岸隔海相望,還是一輩子不能回家。命運的悲苦在層層遞進中不斷加碼,迸發出我要回家的內心呼喚。其實,在戰亂中的每一個人,都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昨天的抗戰英雄,一轉眼就成了黨同伐異的靶子;昨天享受榮華富貴的闊小姐,老爹倒了,馬上就變得一無所有;昨天的好大夫享譽四方,得罪了當地新貴,也得讓人家當假貨一起搓出去。有些事在特定環境下,就是百口難辯,因為亂世沒人跟你講理,也講不出理。這部劇就像鏡子一樣,把民國末期的千瘡百孔,照了個真真切切。很佩服編導的獨特構思,用一個人帶出一群人,用一群人的起起落落,輝映出社會發霉的內在原因。當他把故事講得聲淚俱下,把人類共通的情感發揮到極致時,每一個觀眾都會從內心發出期盼和平的吶喊。

這部劇的另一個亮點是,啟用台灣偶像型演員周渝民。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打破了戰爭劇男演員的固定模式。近期,戰爭劇的男演員多以缺陷英雄為一號,雖然他們演得都不錯。但在你方唱罷我登場中,太千篇一律了,也難免會產生審美疲勞。周渝民的書生範兒、憂鬱氣質,和蘇台英很吻合,而且台灣人演台灣人更能把思鄉感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周渝民的轉型,不但是自己的成功,更是給這一類型的角色開拓了一個表現的空間。他向觀眾證明:書生氣十足的演員照樣能當好男一號,一點也不給戰爭劇丟分。它還證明:歷盡磨難、善良不改的人應該在熒屏上有一席之地,在中華文化熏陶下,這些循規蹈矩的善良人,在哪個年代都是絕大多數,這一群體在熒屏上不應該被忽略。

http://bjyouth.ynet.com/3.1/1211/20/7621713.html
========================================
尋找劇評人之《彼岸1945》: 亂世出英豪
2012年11月22日 16:13
來源:鳳凰網娛樂 作者:心中的湖

《彼岸1945》的成功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立意新穎、視角獨特,故事從一個被迫給日本軍隊當軍醫的台灣青年在戰後回家難講起,字字血、聲聲淚地盤點了日本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創傷與災難。內地、台灣兩條線,交織出亂世的滿目瘡痍,讓人們對這場戰爭有了不同角度的反思。另一個是男主角、台灣偶像型演員周渝民的表演,自然流暢、清新可人,不經意中打破了“痞子英雄”戰熒屏的千人一面,它像一股清新的風,給熒屏注入了新活力。兩大特色交相輝映,使這部別具匠心的電視劇,十分搶眼。

 給亂世畫像:水深火熱

這部劇單刀直入,用極其簡練的筆觸,濃墨重彩地渲染了1945年前後的風雲變幻。 1945年8月15日,中國大地萬眾歡騰,燃燒了八年的戰火終於熄滅了。內地人想過安定的日子,被迫當兵的台灣人想回家。但是,就這個簡單的願望卻實現不了。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台灣醫生蘇台英,在盼來了好日子的同時,也等來了國民政府對他這個被日本人抓去當壯丁的清算。這個有醫德的善良​​人,從來不染指鮮血,而且還冒著生命危險,救了國民黨高級將領蔣景星,但這些都抵消不了他曾參加過日本軍隊的罪過。蘇台英在蔣師長的幫助下歷盡艱辛返回家中,但是卻看到在家園早已在戰火中面目全非。

《彼岸1945》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戰後國家的千瘡百孔,照出了小人物的無奈;也照出了民國政府腐爛發霉、積重難返的末落,日本侵華戰爭給每一個中國人帶來的深重苦難。

 給小人物畫像:滅頂之災

《彼岸1945》不僅淋漓盡致地揭示了小人物在亂世中的不幸,更把各個階層所遭受的滅頂之災表達得出神入化。劇中大多數人物的歸宿,都令人不寒而栗。

蔣景星本是掛滿勳章的抗戰英雄,可一轉眼卻成了民國的階下囚;蔣雯剛剛還是春風得意的富二代、官二代,老爹一斃命,馬上就變得一無所有,只能到貧民窟裡棲身;磨難多多的遊子蘇台英,即便歷盡艱辛地回到家中,和母親團聚了,但團圓之後的明槍暗箭,照樣打得他惶惶不可終日;戰場上九死一生的青年才俊張漢民,沒有死在鬼子的屠刀下,卻倒在了同僚的槍聲中;善良、美麗的雪子,從不傷害任何人,最後還是帶著遺憾離開了人間。國破山河在,國亂民不安,這群從戰火紛飛中走出來的人物,用他們的血和淚向觀眾述說和​​平環境的寶貴。

 給人性畫像:形形色色

這部劇在刻畫人性上,有兩個出新點。一是塑造硬漢不走樣:一樣的硬漢,不一樣的性格,蔣景星性格剛烈、具有軍人的陽剛之美,蘇台英書生氣十足、具有知識分子的陰柔之美,兩個個性不同、地位不同、反差很大的人,當心理火花交織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同一個點上時,硬漢形象則更加光彩照人。

蔣景星把士兵的命看得比女兒都重要,在女兒和士兵同樣受傷的情況下,先送士兵、後送女兒,因為他知道作為一個指揮員,不能讓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士兵弟兄們心寒。蘇台英雖然鮮見慷慨激昂,但行為舉止處處都散發著“莫道書生空議論,頭顱擲住血斑斑”的骨氣。特務以親哥哥為誘餌逼迫他到法庭上指正蔣景星,但他在最後關頭,為堅持良心和道義拒絕出庭。義字牽線,讓兩個反差很大的人在互為襯託中頻頻爆出火花,人性之美歷歷在目。

二是反面人物塑造添彩:劇中有蔣景星和蘇台英這樣的人性精英,就有水枝、塗銳這樣的勢利小人,盛世的人品尚且參差不齊,亂世更是肆無忌憚。好說足、次說夠,不拔高、不粉飾,順其自然地表達人性,恰恰體現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的真實,這部劇在這方面的堅持令人欽佩。

 給偶像畫像:耳目一新

台灣偶像演員周渝民的表演,讓這部劇錦上添花。周渝民的憂鬱氣質、書生情懷,和蔣台英一拍即合,而且台灣人演台灣人更能把思鄉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馬關條約之後,台灣割讓給日本,殖民統治讓台灣人成了二等公民。來自台灣的周渝民把身處殖民統治仍百折不屈的壓抑型硬漢,演得非常傳神。他的轉型成功,也說明偶像型演員照樣能扛鼎,一點也不給戰爭劇丟分。

http://ent.ifeng.com/tv/news/juping/detail_2012_11/22/19441824_0.shtml
=============================================
《彼岸1945》:“回家”比什麼口號都有力
2012年11月23日17:24 金羊網-羊城晚報
文/章琰

鑑定對象:《彼岸1945》

播出平台:浙江衛視[微博]、樂視網

鑑定結果:★★★★

把周渝民出演的《彼岸》和《向著炮火前進》等劇一併歸為“紅色偶像劇”,著實有些委屈了周渝民,也委屈了這部劇。在熒屏充斥著一眾奮力討好年輕觀眾、無休止打出“偶像”賣點的戰爭劇中,《彼岸》明顯走了另一個路數。

沒有飛機頭,沒有夾克衫,沒有“頭可斷、血可流,髮型不能亂”的裝酷耍帥,《彼岸》有的,只是舒緩得讓人心酸的音樂,沉重得讓人窒息的背景,和一段看得人淚奔的故事。準確說,它既不是偶像劇,也不是紅色劇,只是一部以戰爭為背景的“反戰劇”,一個在砲火中尋找“歸家路”的故事。

在戰爭面前,最渺小的永遠是生命,最偉大的也永遠是生命,在死人堆裡尋找生路,在硝煙中“活著回家”,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能戳中人的淚點了—— —無論是開篇語“願以這部劇,獻給我們的上一代,那些在離亂歲月中,想回家的人;留給我們的下一代,那些在太平歲月中,肯惜福的人”,還是在基隆防空洞躲難時那句“炸彈長眼睛的,它不會炸死好人”的質樸,抑或是蘇台英在日軍屍體中絕望地找哥哥、台英媽媽在死亡名單和運兵船上找台英的片段及垂垂老矣的母親看見兒子歸來時慌張地整理自己白髮的神情,都遠遠比任何口號來得直接、震撼。

看了太多國產戰爭劇,閉上眼睛,我們就能看見一堆領導圍著沙盤和地圖指指點點,然後沉重地說:“形勢,是嚴峻的”;傳統的英雄形像在犧牲前,一定得拼盡最後的力氣喊出口號……這些正面謳歌戰爭英雄的電視劇固然好,但從“反戰”的角度反思戰爭傷痛,卻一直是我們欠缺的。拍戰爭片,我們有著太多經驗和成功案例,但換一個角度,我們的戰爭片或許更豐富。
http://ent.sina.com.cn/r/m/2012-11-23/1724379519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